ErgoLAB 虚拟现实VR原型可用性测试评估实验室是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人-信息-物理系统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用户研究理念,以及VR虚拟现实测评技术,F
实验室以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云平台为核心,采用津发科技完全自主研发专利技术,具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通过了省部级新技术新产品认证,欧洲CE、美国FCC、欧盟RoHS、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多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结合了ErgoLAB同步技术、云架构技术、蓝牙传输技术、生物测量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眼动测量技术、脑成像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机器学习等多项前沿算法,提供了先进科学的可用性测试研究与数据分析方法。
ErgoLAB 虚拟现实VR原型可用性测试评估实验室支持多种类型建模软件搭建的虚拟场景,如Unity、3DMax、Unreal等,并支持国际通用的CAD原型的导入,如CATIA、UG/NX、Pro/E等,适用于HMI人机界面交、武器装备、智能化产品等多类型信息交互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实验室覆盖从被试库云管理、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分析到智能评价的可用性测试标准化全流程,同时结合VR三维虚拟现实与仿真、动作捕捉、脑认知神经科学与电生理、视觉追踪、行为分析、时空轨迹分析等技术,客观定量化进行人信息交互的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评,可以助力装备研制和产品开发的全生命周期。
二、实验室建设方案
1.实验室方案
ErgoLAB 虚拟现实VR原型可用性测试评估实验室包含主控观察室和若干间实验测试室,其中测试室分为CAVE沉浸式虚拟现实测试室、可穿戴行走虚拟现实测试室等不同类型。实验室布置四大实验平台:1. CAVE虚拟现实系统布置在CAVE沉浸式虚拟现实测试室;2. 可穿戴虚拟现实系统布置在可穿戴行走虚拟现实测试室;3. 人机环境多维度数据同步采集系统布置在多间测试室;4. 人机环境多维度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布置在主控观察室。
2.系统组成
ErgoLAB 虚拟现实VR原型可用性测试评估实验室由VR虚拟现实系统和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云平台组成,可根据研究者需求和场地配置CAVE式或可穿戴行走式的实验室。VR虚拟仿真系统能够1:1呈现虚拟现实场景,并通过激光定位器、手柄、数据手套、头盔定位器等实现体验者与场景的实时交互、行为和视角变化等。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云平台则能够对可用性测试多维度主客观数据进行同步采集,并对不同指标进行针对性gao级分析,同步测量与分析指标包括眼动追踪数据、生理数据、脑电、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数据、时空行为数据、人机交互数据、行为绩效数据、主观问卷量表数据等,从而对虚拟仿真系统所呈现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进行多维度的定量化测试评估。
三、实验室功能特点
1.对接主流虚拟现实引擎,直接对VR原型测试
采用ErgoVR plugin 结合Unity3D、UE4、VRXperience等VR引擎可进行联合人机环境多模态数据同步采集与分析。通过将产品和使用场景模型直接导入ErgoVR plugin进行实时数据通讯,系统自动计算并识别所有模型源文件,便于不同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人员的可用性测试和动态调整优化。
2.自定义AOI与SOI
研究者可预先设置虚拟场景中任意物体或区域为AOI物体与SOI区域,通过ErgoLAB VR Plugin在Unity3D、UE4等引擎中自行指定用户体验研究中重点关注的兴趣物体与兴趣区域,系统将自动识别并且进行时空、交互、眼动等多模态数据的统计分析。
3.交互行为采集与定量化分析
可根据研究需求将虚拟场景中的物体设置可交互属性,被试可通过VR手柄、VR数据手套或触觉力学反馈设备等多种交互方式,按照虚拟现实场景的原始程序进行体验和交互,保留了场景及交互的完整性。ErgoLAB VR Analytics将记录虚拟现实场景中针对不同产品的交互数据,如交互次数、交互时间等,定量化评价用户观察和使用偏好。
4.多维度数据同步采集与分析
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云平台结合相关硬件设备可同步采多维度数据,包括EEG脑电、眼动、行为观察、面部表情、动作姿态、人机交互行为、时空行为、心率变异性、皮电、呼吸、肌电以及主观测量数据等。所采集数据均配有专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模块,可实现多维度数据的同步与交叉分析。通过结合人机环境多维度数据,可以全面分析用户对于产品的设计特点感知,对设计元素的注意,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反应,多维度综合评价用户体验与产品可用性,提升纵向研究的深度与横向研究的外延性。
四、科研支持与联合实验
依托实验室建设,津发科技可提供科研支持与联合实验服务,旨在将新的技术与方法与可用性测试研究相结合,助推领域成果产出与落实;结合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行业、领域、专业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在人机交互与可用性测试领域,津发科技曾合作过三十余所高校和企业用户进行科研支持或联合实验,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